找到相关内容542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雍正皇帝关于十善业道经的上谕

    先天地而生,亘古今而常存。圣人得道之真以治身,以其绪余土苴治天下国家,岂不大哉。」  故圣人,或生於中国,或生於西方,或生於东夷、西夷。生虽殊方,而其得道之真,若合符契,未始殊也。以上八条,皆於圣贤之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257023.html
  • 佛教与科学发展观

    教义,发掘其中亘古不变、历久弥新的精神资源,为社会发展服务,为众生利益服务,同时也为佛教徒的修行实践提供学理借鉴和理论指导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83859069.html
  • 贝叶经——傣族文化的宝藏

    贝叶经——傣族文化的宝藏  来源:云南政协报   作者:韦思萍  亘古至今,傣族人民对贝叶经的应用是严肃而庄重的。  傣族佛教的贝叶经是用棕榈科的贝棕的叶片,经煮、晒、压后修整成册,在册的边沿打上几个孔,用线串起来,然后用特制的铁笔把文字刻在上面,再用桐子油拌烟墨刷在贝叶上,使文字清晰地显现出来。它能防潮、防腐、防蛀,数百年后,字迹依然清晰。它对保护傣族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。  由于贝叶耐磨、轻便...

    韦思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4069006.html
  • 两岸僧伽教育交流之我思我见

    在适应时代因缘下应机发展的可能性──佛法的本质是亘古昭觉的真理,然教团的住世却须与瞬息无常的时代因缘、众生业感相契;在拿捏变与不变之间,就展现了现今台湾佛教多元的生命样态。  台湾佛教是日据后新兴的...

    释妙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60469785.html
  • 宇宙万有的类别--净行法师

    。   什么是无为法呢?   无为法不似有为法之生灭不定、无有实体,却是常住不变,为万法之本体,平等无有差异,其性亘古不变,因此又称为法性。   无为法可分为六种,就是1.虚空无为(没有任何障碍...

    净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5777307.html
  • 无尽缘

    伴奏着时间形成一首亘古不变的乐章。   海棠,藏经楼;丁香,悯忠阁;伴随着我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,点点滴滴。回首四年前,恍如昨日,我们都是初露锋芒的年轻僧人,是母校无怨无悔的给了我们智慧的甘露,是法师...

    湛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54581840.html
  • 阅读树木 倾听自然

    进行的养分的循环和存储,树根部的枯叶经过食草动物、昆虫、微生物等的进食,消化分解后,回馈给大地,便滋养了乔、灌、草。可惜,我们却以讲卫生为名,横扫落叶,更为恶劣的是焚烧枯叶,不仅使天地间亘古不变的物质...

    郭耕

    |环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283082890.html
  • 感受明因讲寺

    余间,田地二百余亩,山林百余亩,常住僧众百余人,多时达二百以上,民国时为台州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。   龙鸣山的晨岚和叠翠,梅溪水的夕照和流影,让这座千年古寺迷漫着亘古不灭的青春气息。纵横交错的历史...

    徐晓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235989686.html
  • 共建和谐世界 发扬佛陀精神——和谐社会需以佛教道德理论为中心

    的功能,它所关心人类的根本问题及对治方法,从未因时空的转变而丧失其本有价值,自古以来、每一个朝代的转变和改革,虽然有很多冲击、但同样说明,佛教的道德观,是“亘古今而不变、历万劫而常新”永远适用于任何...

    绍根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2094517.html
  • 柳林寺遐想

    亘古的岁月。耸立在溪岸的排排老柳,守护着千年不变的柳林寺。由于他们的守候,这寺才叫柳林寺,他们是柳下惠的化身,传承着柳下惠的精神。“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”过滤了千年的嚣杂,沉淀了历史的风尘,只留下了...

    崔明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2996527.html